【重庆日报】重庆高质量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
本报讯 (记者 李志峰)10月25日,市教委召开重庆市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工作推进会。会议透露,我市将通过聚力打造学科“高原”和“高峰”,力争到2027年,全市“双一流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两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影响力持续提升,下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入选高校努力达到4个以上,市属高校实现“零”的突破。
据了解,自2015年国家“双一流”(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)建设启动以来,我市先后出台18个政策文件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各部门、有关区县和高校积极响应、协同发力,共同推动我市“双一流”建设稳步向前。从2017年到2022年,全市高等教育支出从57亿元增至70.6亿元,年均增长4.4%,其中“双一流”建设专项累计投入超100亿元。
根据ESI(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)公布的最新数据,全市有6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‰,68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前1%,较2020年实现翻番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在渝高校承担了全市90%以上基础研究和95%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85%的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布局在高校。在渝高校年均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8000余项、金额达20亿元,授权专利数量5年实现倍增。随着科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,2022年,在渝高校科研经费总投入达到75亿元,近五年来增长78%。
来源:重庆日报
相关推荐
首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定于11月6日到7日在重庆举行。今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。希望通过举办首届科技交流大会,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“推动科技创新”行动,与共建国家共同总结科技创新合作的进展和成效,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和方向,共同商量推进创新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。
在2023年10月3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,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安疆表示,举办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精神的具体行动,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标志性活动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我国拥有丰富的乡村特色产业资源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,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重庆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,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,重庆市“两江学者”(能源技术经济学),重庆市“巴渝学者”。